就要離開“嘉”,去武漢大學讀研究生了。
此時此刻,我的感覺好像回到了4年前——那時是離開家,來到嘉庚學院,很激動,但也明白,家就在心里,未來將經(jīng)常想起。
4年后,“嘉”早已成了另一個家。何止是因為讀音相同,對我而言,她是我的大學,我的青春,我的最美“嘉園”。更特別的是,我還曾加入學生新聞社,參與學校官方微博學生版@廈 小嘉 的運營——這里的廈小嘉不僅是個微博名字,還有一個美美的形象,諾,就是這位萌妹子。
還記得入學之初,我遇見了學生新聞社。一位學姐熱情地向我介紹當時新成立的新媒體部,說是發(fā)微博的。
后來,“刷微博”就成了我每天的固定工作之一,我在@廈小嘉皮囊下扮演著一枚“萌妹子”,每天為同學們解答各種問題,當然,也為所有關注嘉庚學院的人們展示“嘉園”。
春去秋來,每天“刷微博”的我成了第二任新媒體部部長,熬夜做H5、寫“周末說”、跟大家一起去拉活動贊助……嗯,這應該就是我的部長生活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期間我還順便跟著陶韻社去參加了各種校園活動,學了幾首曲子,多了一技之長。
刷微博、吹陶笛。我的大學生活看起來有點單調(diào)了,是嗎?所以,在學霸學姐的“慫恿”之下,我報了考研輔導班,準備好好努力一次。然后……就考上了。我是在忙著準備畢業(yè)論文與答辯的時候,得知了武漢大學研究生復試通過的消息。
坦白講,有點意外,所以,好激動。我堅定地認為,這與“嘉”為我們提供的良好學習氛圍與優(yōu)良的學習條件是分不開的。要知道,我是在“嘉”里自由發(fā)展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之余,又考上了研究生。
就要離開了,我穿上學士服,來到北區(qū)操場定格最青春的一幕。嗯,親愛的“嘉”,我要去武大讀研究生了,我會想你的。
編輯:傳媒中心 陳巧恩
(轉(zhuǎn)載需標注來源“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網(wǎng)站”)